疫情推動下,“混合辦公”從疫情剛開始爆發時的被動實施到如今在全球范圍內逐漸成為趨勢。像微軟、谷歌、Meta、蘋果等科技巨頭都主動推行了居家辦公或遠程辦公混合工作模式支持員工靈活選擇工作地點。攜程集團在去年宣布啟動“2021混合辦公試驗”,該試驗為期半年,從2021年8月9日至2022年1月30日,總計數百名員工參與,作為探索該形式是否可以作為公司未來長期辦公形式之一。

在混合辦公趨勢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快向混合辦公模式轉變的探索。在混合辦公模式下,管理者需要重新思考工作模式、文化和企業價值觀,員工也重新思考如何工作、在哪里工作以及為何工作。微軟全球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在聯想創新科技科技大會上表示,“世界正在經歷著‘混合辦公悖論’的階段,員工既想要靈活的辦公方式,又想要更多面對面的協作機會,許多企業面臨著關鍵流程和架構轉型的挑戰。”
實際上混合辦公模式帶來的不僅是職場和工作方式的轉變,從本質上也改變了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系。員工在疫情初期嘗試了混合辦公模式后,享受到在該工作模式下帶來的好處,比如減少通勤時間,有更多的時間靈活安排工作等,在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中,能否更加靈活的工作將會被納入其中。
去年4月份,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報告,美國當月辭職人數超過399萬人,這一數字到了8月份持續增加,超過427萬人,辭職率達到創紀錄的2.9%。面對史上最大的辭職潮,美國管理學教授安東尼·克魯茲認為,目前辭職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疫情改變了人生態度,認為生活不能只圍繞工作。經歷了疫情時期的遠程辦公后,人們更喜歡自由的工作方式,不愿意重回職場,如果企業拒絕提供遠程工作要求,員工就會辭職。美國勞動經濟學家勞倫斯·卡茨認為目前的大辭職潮背后是員工和企業之間的權力反轉。在很多企業都缺工的情況下,員工有權向雇主提出條件,要求滿足遠程辦公等靈活工作的需求。
面對職場工作方式的“大洗牌”,企業必須去適應勞動力的工作方式,滿足勞動力的需求。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提到,商業環境的變革正在驅動全球勞動力市場發生根本性變化,向混合辦公模式轉型是通往未來的必經之路。
在混合辦公常態化下,企業通過投資正確的視聽技術特別是視頻協作技術,打造數字化的辦公場所,將在未來職場關系發生轉變的背景下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根據Owl實驗室最近發布的研究數據顯示,近一半的英國人希望公司在工作場所采用元宇宙。 54%的英國人對元宇宙辦公室將促進混合工作持樂觀態度,另有52%的人相信元宇宙可以通過創造一個更沉浸式的環境來幫助拉近辦公室和遠程工作人員之間的差距。
除了探索元宇宙,英國還希望更多地采用沉浸式技術,以推動更具吸引力的混合工作模式。超過52%的人希望獲得更好的視頻會議技術,另有44%的人準備在工作場所采用虛擬現實(VR)。英國對沉浸式辦公環境的需求日益增長,這反映在25%的英國人希望雇主在工作中使用全息投影和虛擬化身,而33%的英國人希望公司采用增強現實(AR)。
隨著Z世代開始步入職場,他們對數字信息技術的接受度更高,也更愿意通過信息技術來進行日常工作交流,提高工作效率。研究表明,在英國, 18至24歲的年輕人群體中,超過55%渴望企業采用虛擬現實技術,而65歲及以上的人只有35%。
因此,企業在現有的辦公條件基礎上,升級視聽技術,投資能夠帶來沉浸式和無縫協作的視頻技術,將為新的工作模式帶來更具創造性的工作 體驗。
在混合工作模式下,視頻會議是辦公室和遠程工作雙方溝通重要的橋梁,而在視頻會議過程中保證“協作平等”的能力,是企業實施混合工作模式成功與否的關鍵。傳統的視頻會議模式,大多數人只是被動地參與到會議中,特別是遠程的一方,只能被動單方面接受會議主持方的信息,無法真正參與到會議討論中,容易導致遠程工作的員工被邊 緣化。
提高所有視頻會議參與者的包容性,增強“協作平等”,可以嘗試從升級會議室視頻功能和使用第三方設備兩個方面采取行動。
1.升級會議室視頻功能
對會議室的視頻功能升級以支持混合工作模式下的視頻會議,加強視頻會議過程中辦公室員工和遠程工作同事共處一室的感覺。考慮采用帶有虛擬白板的視頻會議協作工具,讓現場工作和遠程工作人員都能在虛擬白板中分享自己的想法,隨時保存和共享,促進協作公平。
2.使用第三方設備提升視頻通話質量
第三方協作設備可以提供更接近面對面交互的視頻會議體驗來幫助提高協作公平性。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的外部設備帶來的視頻和音頻質量比大多數內置筆記本電腦的攝像頭和麥克風都高。比如采用聲學屏障技術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背景噪音,而低光補償則可以在黑暗環境中獲取更好的視頻畫面。
對于想要實踐混合辦公的企業來說,除了高效的視頻會議協作技術,優秀的企業文化和敏捷的管理方式也是缺一不可。作為一種對未來職場更多可能性的探索,混合辦公在頭部企業的推崇下將會滲透到更多領域的企業。提前布局適合混合工作模式的視聽技術,將在浪潮襲來時,輕松應對新的工作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