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型賽事轉播主要是由主播機構負責制作廣播電視國際公共信號,并為多個廣播電視機構(持權轉播商)提供多場地(場館)的公共信號和單邊電視信號以及轉播所需的設施和服務。各比賽場館為此需進行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滿足國際公共信號的高標準制作。本文以此為背景,主要介紹了場館側的基礎設施情況。
【關鍵詞】 公共信號 轉播綜合區 電力 TOC CCR 攝像平臺
亞運會是亞洲最大的綜合體育賽事,杭州成功獲得第19屆亞運會主辦權,成為繼北京、廣州之后中國第三個舉辦亞運會的城市,杭州亞運會共計舉辦40個項目,包括31個奧運項目和9個非奧運項目。所有的比賽場館共計56個,其中新建場館12個,改建場館26個,繼續建設場館9個,臨時場館9個。有35個體育項目分別在位于杭州的42個比賽場館中舉行。其余的5個體育項目分別在共同主辦城市的14個比賽場館中舉行,其中寧波2個場館、溫州3個場館、紹興4個場館、金華3個場館以及德清、湖州2個場館。杭州亞運期間,有來自45個國家/地區的12417名運動員參賽。
一.轉播綜合區(TV Compound)
歷屆大型體育賽事均會設立一個主播機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作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主播機構(簡稱CMGBS),負責電視和廣播制作報道,同時為持權轉播商提供多邊、單邊設施和服務。杭州亞組委(HAGOC)在所有轉播場館規劃并建設了安全有序的轉播綜合區(TV Compound),該區域作為各直播場館的轉播運營總部,完成了轉播制作、技術支持和服務管理等相應功能。
轉播綜合區通常部署在就近比賽場地的空曠區域,面積不低于300平,需綜合各方條件選擇決定,參考的因素主要有大型轉播車輛的安全停靠、轉播動力電源位置、附近的交通、氣候環境等。
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是本屆亞運會新建的12個場館之一,其轉播綜合區(TV Compound)選擇在1號場地的南側空曠地帶,可滿足40噸(含)以下的轉播車、音頻車(若有)、輔助車及相關功能臨建房需求,如圖1所示。

圖1 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轉播綜合區
二.技術運行中心(TOC)
技術運行中心(TOC)是國際廣播中心(IBC)信號匯集分發系統(CDT)在各個直播場館的擴展,為所有的視音頻信號提供分發、質量控制和傳輸。所有多邊和單邊視音頻信號在TOC內進行控制、監看以及分發。其基本功能有:
(1)接收來自多邊制作設備的多邊信號(含備份信號),然后通過廣電專網將其傳輸到位于IBC的CDT
(2)根據預定要求,向場館的持權轉播商分發相關信號
(3)從場館的持權轉播商接收單邊視音頻信號并傳輸到CDT
(4)接收從IBC發出的單邊視音頻信號,根據預定要求分發給持權轉播商

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作為本屆亞運會的新建場館之一,建筑主體配備了1個轉播間,在其內部部署了相應的視音頻設備以及LEMO光纖接口,不同種類的光纖路由分別通往場館相應的功能區域和點位。如位于4層的音響、大屏控制室,競賽場內的光纖點,場館內部的CATV終端等。本次亞運會棒球項目的技術運行中心(TOC)即利用了該機房已有的資源條件進行搭建部署,同時根據CMGBS的要求,進行了相應的技術升級和改造。
三.評論席控制室(CCR)
帶評論席系統的評論席控制室(CCR)是解說系統在場館的主要樞紐,其位于解說席附近(圖2所示),主要任務是在賽時為在場館內工作的評論員提供全面的服務,包括提供評論聲的采集、監聽和傳輸;本屆亞運會評論席系統均采用IP方式傳輸:所有評論盒通過網線連接至評論聲控制室內的POE交換機,經交換機來發送和接收音頻流,POE交換機同時給評論盒供電。交換機收集賽場內所有的評論盒信號,在CCR內,技術人員可以便捷的通過軟件對每臺評論盒的話放增益等進行控制。得益于IP方式傳輸和交互,評論席系統所需的線纜大為減少。圖3為CCR內部機柜設備布局圖。位于IBC的評論聲交換中心(CSC)負責匯聚采集來自各場館的評論席信號(含評論聲與通話)。圖四為評論席及評論聲交換中心(CSC)實景。

圖2 解說席與評論席控制室位置關系

圖3 CCR內部機柜設備布局圖

圖4 位于場館側評論席及位于IBC側評論聲交換中心(CSC)實景
四.電力
杭州亞運期間提供220V/50Hz單相電和380V/50Hz三相電兩種標準電力。HAGOC為轉播綜合區提供技術電和非技術電,根據需求規劃分配到轉播綜合區里的轉播設施、辦公室和持權轉播商功能區。針對重點場館,技術電還提供了發電車作為備份電力。多邊信號的制作提供了UPS技術電力保障,如轉播車、TOC、CCR。轉播車動力電為轉播技術電,場館提供符合轉播車用電需求的防水連接器插座(三相五線制標準的125A、63A等)。轉播技術用電根據用電類型和使用位置的不同分為PDU接線板、16A防水連接器插座等。下面以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為例,介紹相應的設施情況。
1.轉播綜合區電力
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在轉播綜合區的轉播車停車位提供了2條雙回路380V/50Hz,單功率滿足100KW的轉播車動力電。值得一提的是,場館在電力需求的基礎上額外配備了2路220V/50Hz,單功率滿足5KW的非技術電,可供轉播技術團隊使用,例如在轉播系統部署前的準備過程中或在公共信號制作過程中的臨時用電,即不需通過轉播車系統進行電力接續,為轉播團隊順利開展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也為公共信號的安全制作提供了進一步的保障。

圖5 轉播綜合區電力接頭
2.TOC電力
TOC所處的原場館轉播間是單路非技術電,為保障TOC核心設備的用電安全,本次亞運會棒球比賽對此進行了電力改造升級,在非技術電后端增加了1臺10KW容量的UPS。經測試,可對TOC接入負載設備提供不低于30分鐘的持續電力保障。設備接入方面,所有核心雙電源單體設備采用一路非技術電和一路UPS電的方式接入用電,單電源單體設備采用接入UPS電的方式接入用電。
3.CCR電力
場館為CCR提供了兩路用電接入,其中一路為非技術電,另一路為UPS技術電力,UPS為5KW,可為負載設備提供30分鐘的持續電力保障。
4.評論席及混合采訪區電力
杭州亞運會棒球比賽項目共設置了4個評論席,場館為每個評論席工位提供兩路用電接入,其中一路為非技術電,功率上限為每個評論席2KW;另一路為UPS技術電力,功率上限同為每個評論席2KW,在無外電供給下,UPS可為負載設備提供15分鐘以上持續供電。每個評論席為非技術電配備了1只普通插線排,而UPS技術電力則配備了1只PDU插座,方便技術人員區分電力源頭。
在混合采訪區,場館根據可預訂數的情況,為每個隔間提供了一個配備有16A防水連接座的2KW技術用電接入設施。
五.燈光
總的來說,覆蓋競賽場地FOP主機位拍攝范圍的燈光照度要求為不低于1400lux(HD拍攝)和1800lux(4K UHD拍攝)。另外,混合采訪區和站立報道點的燈光在不滿足的情況下需增配相應的燈具,以滿足HD或者4K的拍攝要求。
六.無線覆蓋
大型體育賽事中,各類無線電臺(基站)、無線電設備使用的數量較多,且使用的時間、地點都相對集中,導致無線電頻譜資源相對稀缺,賽場電磁環境復雜。
“智能”是本次杭州亞運會的特色之一,諸多賽事場館實現了WIFI全覆蓋,場館內已有WIFI設備的頻率易與轉播所需的通話和無線圖傳頻率相沖突,出現設備即便申請也會被拒絕的情況。HAGOC對無線頻譜使用需求和設備技術參數進行統一梳理,針對轉播常用的頻段進行了有效的建議和規劃,幫助各轉播技術團隊獲得固定的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證和無線電臺(基站)執照。轉播技術團隊在原有的設備基礎上通常需要進行設備底層頻率的更新刷寫或更換設備型號,以滿足轉播所需的通話和無線機位畫面拍攝,在使用過程中應在對應批復的設備上粘貼專用標簽。
七.攝像機位平臺
攝像機位根據使用方劃分,可分為多邊機位和單邊機位。多邊機位是CMGBS用于制作公共信號的機位,由CMGBS提出整個場館的機位制作計劃。
機位平臺分為需要搭建物理設施的攝像平臺(Camera Platform)和僅占用場館空間的攝像占用機位(Footprint)。需要搭建物理設施的攝像平臺(Camera Platform)在規劃過程需與組委會詳細溝通,圖示和文字說明平臺的具體位置及要求。
盡管攝像平臺屬于臨時建筑,工程人員在搭建完畢后,也均滿足一般臨時建筑的施工要求,但是作為攝像平臺,其平整度和穩定性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考量標準。場館在組織搭建的過程應盡量做到獨立架設或倚靠固定墻面、地面等方式進行,保障攝像平臺的穩定。除此之外,在平臺超過1.5米(含)以上時,需提供人員上下的步梯或爬梯,供設備和人員使用。
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在本次杭州亞運會棒球比賽準備中,需在競賽場地(FOP)之外搭建1個9米高和1個5米高的露天攝像平臺,這兩處平臺對臨建的搭建要求高,除上面提到的平整度和穩定性之外,平臺的使用及安全措施需更多的考慮。如臨建整體的接地防雷、人員及設備的遮陽、防雨措施等。盡管對平臺的護欄的高度提出了不高于70cm以滿足拍攝鏡頭的無遮擋的要求,但結合具體使用的場景,我們僅針對拍攝FOP一側的護欄進行了高度低于70cm的施工處理,其余3面護欄均進行了高度提升,保障平臺工作人員的安全。同時對平臺四周平面超安全區域處予以警示,對操作人員和平臺設備均使用了安全繩進行防護和固定,對平臺周邊進行圍擋和巡檢。

圖6 攝像機位平臺實景
八.場館可預訂設施
杭州亞運會期間,場館為持權轉播商提供了豐富的基礎設施,供其選擇預訂,這些可預訂設施包括:按賽段分列的臨時評論席,賽前賽后信號傳輸,可預訂混合采訪區,拍攝平臺,可預定的站立報到點,信號注入點,觀察員座位,可預訂未配備攝像師與攝像機的混合采訪區,可預訂的轉播混采區。針對這些預定設施,場館需根據自身比賽的項目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改造,例如室外的比賽項目需考慮遮陽、防雨,室內的比賽項目需考慮擴聲、空間位置等等。
九.智慧觀賽
杭州亞運會期間,智慧觀賽設備也有所部署和應用。例如排球比賽的VR拍攝、360子彈時間,射擊、羽毛球、乒乓球比賽的豎屏拍攝直播等,這些設備的部署需要考慮其自身的特點,解決諸如電力、網絡、安裝平臺等基礎設施問題,在獲得較佳的拍攝視角情況下,不影響公共信號的制作。再如多角度看亞運的設備規劃部署,可以結合TV Compound的情況,選取合適的空間位置,綜合電力、使用環境等條件因素,提供與之相應的工作場所。
十.建議與思考
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公共信號制作的規劃過程,對體育場館的基礎設施而言是一次改造和升級的過程。筆者在杭州亞運會工作期間發現有些基礎設施是可以在場館建設初期考慮進入的,如通信光纜的預鋪設,部分常規并且通用性較強的攝影攝像平臺的預留,轉播電力接口的配備等,這些設施的提供需要轉播資深的專業人士提供有效的參考建議。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公共信號制作的手段也在不斷的擴展和豐富,轉播設備所依賴的通信基礎環境也有新的要求,場館可結合現狀,利用維護期進行相應的技術升級和改造,為今后賽事公共信號優質制作提供更好的保駕護航。
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的場館設施整體配套改造,是一項涉及多領域協同推進的大項目工程,除本文提到的公共信號制作相關內容外,還會涉及到競賽、景觀、體育展示等多個領域。項目在推進的過程需要及時關注了解彼此的交界面情況,互相配合。如涉及公共信號制作所需的線纜提前鋪設后再進行景觀遮蔽,體育展示燈光和擴聲情況等等。正如本屆杭州亞運會所提的“Heart to Heart,@Future”一樣,大家盡可能多的串聯起各領域工作,共同為比賽的成功舉辦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優質的公共信號制作服務,展現“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杭州亞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