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計量和監測可以描述為由聽覺或視覺確定音頻信號某些特性的能力。例如,響度測量是在一段時間內積累起來的,錄音師可能很難通過控制室揚聲器憑耳朵檢測到音頻的變化,但是LKFS儀表獲得的變化是明顯的。
計量和監測工具可以根據其功能和特性進行區分。作為一名錄音師,我關心的是播出過程聲音的定量和定性評估/測量,而在設置過程中,聲音監制和EIC(主管工程師)更感興趣的是信號連續性和路由的技術評估/測量。
目視參考
目視參考是混亂的轉播車內一個非常寶貴的工具,原因是經驗豐富的錄音師知道如何把圖像或圖形參考與他們聽到的聲音在視覺上關聯起來。目視參考可提醒錄音師有他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同樣困難的是在沒有測量數字音頻流的技術方面的工具的情況下,對數字音頻路徑進行故障排除。我曾目擊有人測量一個音頻信號,在不聽信號(看聲音和聽噪聲)的情況下就將聽上去不錯的音頻沿著信號鏈傳遞。在本文中,我們將從音頻的角度來研究現場和后期制作廣播音頻的可視化參考監聽器。
現場制作混音器使用的音頻管理工具(計量、監聽和控制)與后期制作混音器使用的需求和工具肯定是不同的。2019年,大多數現場制作和后期制作的音頻內容都是在不同類型的混音平臺上制作的。值得注意的是,似乎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即混錄調音臺似乎可以實現幾乎所有的音頻需求——攝取、混合、路由、記錄,并用于現場和后期制作應用。
如空間聲像和相位等的定性測量,是所有音頻制作的重要考慮因素,但所有混音格式的響度和真峰值符合廣播公司的可交付規格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法律規定的。
有可以用于編輯工作以滿足內容提供者服務的需求的各種響度工具。英國音頻監測工具提供商Nugen提供后期制作公司用于監測、測量和制作戲劇和紀實內容的工具的軟件插件。
Nugen支持原生的7.1.2和5.1.4音頻處理和響度參數,以實現高級響度控制和對白一致性。它的DynApt插件現在與其響度工具包一起成為標配,在試用之后,我想說這個特性是必不可少的。
“DynApt是LM-Correct的一個可選擴展,它支持動態調整,而不僅僅是線性調整,”Nugen的產品專員弗雷迪•瓦因希爾•克里夫說,“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同時校正多個參數,并提供了縮小LRA(響度范圍)的額外選項。DynApt有一個獨特的算法,它使用音量自調整和場景變化識別做出透明—探測調整。”
在渲染過程中,該軟件使混音符合所要求的響度規范,并準備內容供以多種音頻格式(從單聲到支持高達7.1.2的各種沉浸聲格式)分發。Nugen的軟件還可以用其Halo Downmix功能對音頻信號進行向下處理,為音頻母版處理提供了一批新縮混系數,也提供一個Netflix預設。
Nugen Visualizer是一種測量和監控工具,可以在母版制作中作為插件使用,也可以作為另一臺計算機上的獨立程序使用。Visualizer分析您的音頻影響聲音清晰度和價值的質量特征。相位和頻率相關會影響混音的動態范圍和空間成像且有時是你聽不到的東西(比如低頻音),把聽不到的東西直通掉,會毀滅一個很出色的混音(圖1)。

Nugen的計量、監測和母帶處理通常是在后期制作中完成的,而音頻的實時合規和調整則通過調音師的指尖完成。
監測響度
由于實時響度合規是動態的,而且通常是手動的,所以像Lawo和Calrec這樣的現場調音臺制造商將許多音頻測量選項和功能直接添加到控制臺,便于操作人員查看和篩選。
音頻信號的監測需要在源頭(控制室或轉播車內),而響度管理和監測可能集中在下游。
Linear Acoustic(Telos聯盟電視解決方案集團的一部分),十多年來一直設計和建造獨立的響度控制和管理產品。Linear的AERO系統非常獨特,原因是它可以在音頻信號流程中的不同點和位置插入——一路回溯到網絡運營中心管理音頻信號,使響度合規。Linear Acoustic擁有一系列承載AEROMAX處理響度管理的AERO平臺,以及承載其最新響度管理技術的新ARC平臺APTO。
“AERO或ARC設備可以實時控制響度,而且此設備通常位于轉播車和制作的更下游,” Linear Acoustic高級產品經理拉里•辛德爾說,“AERO可以在電視網或插入本地內容或廣告的本地附屬臺中,它們的輸出(內容)必須符合響度法規。”
辛德爾說,在將內容編碼為杜比數字供傳輸之前,廣播公司可以使用任何系列的AERO處理器調整響度控制,選擇是否需要上混或縮混,并支持輸出信號的響度記錄。
他說:“AERO處理器還為本地輸入提供單獨的處理控制,允許本地附屬臺與電視網節目分開處理本地產生的節目或廣告。”
我從一開始知道Linear Acoustic,因為他們與NBC的密切合作。Linear已經設計并繼續設計能夠向上制作或增強和空間化音頻信號的處理器和設備,以獲得環繞聲(和沉浸聲)。
對于沉浸聲,辛德爾推薦該公司的UPMAX,不管輸入內容的聲道配置如何,它都可以用來保持聲場,也可以創造性地用來增強環繞(沉浸聲)聲場。
“上混器內的參數可以調整,根據用戶的喜好塑造聲音,比如中置聲道聲音是被發送到硬中心還是分散到其它聲道,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返送回環繞聲以引導上混的內容,”辛德爾說,“UPMAX可以監控輸入信號,并自動檢測是否需要上混以及原生環繞內容是否將直通,不用處理。”
辛德爾說,上混可以在轉播車或在網絡上進行,因為總是會有各種遺留的單聲或立體聲素材,因此重要的是一直到消費者/聽眾的整個鏈路保持一致的聲場圖像。
辛德爾表示,Linear Acoustic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可以提供從立體聲或5.1聲道環繞聲沉浸式上處理的裝置。在沉浸式聲音遷移過程中,音頻信號鏈內長期需要向上制作單聲、立體聲和環繞聲。
保持連續性
除了音頻保真度之外,在廣播環境中正確評估聲音可能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因為在混亂的廣播情況下,電路連續性和信號路由可能優先于聲音保真度。有時,聲音制作過程中會積累噪聲和失真,熟練的混音師或調音師可能會聽到,但傳輸技術人員可能聽不到。
能夠看到和聽到來自SDI、AES、MADI甚至模擬的各種聲源和格式(包括從立體聲到處理鏈內關鍵點上的多個多聲道音頻格式的音頻配置),對于直播連續性至關重要,因此準確的可視化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TSL設計并制造了監控和測量數據流的工具,并在2019年NAB展會上推出其新SAM-Q平臺,不斷支持SDI、MADI和IP數字格式。SAM-Q有多達128個通道的通道分析配置,包括一個耳機上可監聽的可選擇的聲音參考和機架單元上的一個小揚聲器,以確認是聲音而不是噪音。在選擇設備或工具時,方便監測和排查路由和信號完整性是一個評價因素。
測量、監控音頻信號是工程師、音頻操作員和技術人員的重要職責。測量、監控設備和軟件是快速排除故障的寶貴工具,但要始終記住這些程序和設備可以讓您查看音頻的可視化表現,但絕不能保證音頻內容的質量,還是只能靠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