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廣播發展可以從中波到調頻,從地面無線覆蓋到網絡電臺,節目源的制作一直是錄播、直播和轉播,大部分人工完成。本文介紹了5G智慧廣播的構建,優缺點和實際運行情況,智慧廣播突出AI技術和音頻合成,節約大量人力,智能抓取大數據支持的天氣路況等,智能編排文藝節目,快速生成臺站播出內容,是一項新的嘗試。
【關鍵詞】5G 智慧廣播 AI主播 自動化 融媒中心
一.前言
為了突出廣播的方便快捷,廣播的伴隨性和碎片化讓節目主持和編輯工作量大增,針對各種新聞資訊、音樂娛樂、路況信息、甚至原創本地內容等,聽眾有了更高需求。傳統技術和設備僅僅是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比如保障安全優質的播出質量,實現網絡化電臺的推送,地面無線覆蓋,接入熱線電話、網絡平臺的實時交流,公眾號的線下擴展。
當前比較主流的音頻播出工作站系統,也較少考慮節目制作、編排的智能化。而5G智慧廣播將各種體系電臺需求功能融為一體,分類型滿足電臺的日常使用,可操作性、簡便性、安全性及智能化方面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主要面對廣播媒體提供輕量級智能播出平臺方案。
二.項目背景
廣播電視臺普遍面臨的發展難點一是設備更新緩慢,二是節目內容匱乏,三是人才資源短板,人才培養慢且易流失。5G智慧電臺作為新一代智能廣播系統,通過智能抓取、編排、播報、監控、云端分發,即可生成一套全天播出的當地電臺節目。濮陽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與湖南廣電合作,構建了智慧電臺系統,經過一個多月試播、一個多月正式運行,目前運行穩定。

圖1 湖南廣電5G智慧廣播楊夏在“智慧廣電峰會”上講解技術構架
三. 平臺搭建和運行
1. 首先是標準安裝方案系統簡單,由3臺工作站、1臺8口交換機和1臺安全設備組成。
主播、備播、編排站組成播出內網;編排站安裝雙網卡,分別用于連接播出網,通過安全隔離網閘(防火墻)連接互聯網,獲取節目、天氣、路況等數據。
2.數據備份和網絡安全,備播作為播出站和服務器,播出數據自動同步給主播,主播可以獨立運行,服務器數據在編排站進行數據和音頻文件備份。播出網主、備播不連接互聯網,編排站出口部

圖2 典型系統組成
署1臺安全隔離網閘(防火墻)用作安全防護,限制外網對內網的任何主動連接;在編排站上安裝上網控制軟件限制指定的程序可以訪問外網,雙重保護系統安全運行。


3.硬件選配要求播出站需專業聲卡、服務器需大容量存儲硬盤。參考配置如下表:
可以看出,整個系統配置簡單,總投入低,更適合縣一級的融媒播出,相應的安全方面保障不足,對工作站穩定性、網絡環境依賴大。


圖3 5G智慧廣播網站提供的試聽和板塊內容

圖4 語音合成功能(文本轉換為虛擬主播播報AI音頻)界面
四.5G智慧廣播系統的主要功能和模塊
政策方面,5G智慧廣電得到了各級領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技術方面,突出安全性和智能化;最大優點就是節約人力物力。主要功能有一套集成(AI技術+內容+系統);兩項技術支持(即語音合成系統+語音編輯系統);主打內容是(私家車+音樂+資訊,可實現全天24小時播出);本地節目四個模塊(天氣+路況+本地新聞+本地資訊,通過AI集成實時抓取);主要模塊由播出系統、節目云平臺和控制臺組成。目前開設的節目模塊有頭部IP,黨史黨建、資訊、音樂節目、特色節目,人文社科、娛樂版塊、歷史類、廣播劇、有聲讀物等。
五.問題和反饋
試運行期間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大部分得到了解決,分享如下。
一是直播時段的延時和報時沖突,通過單獨校時程序實現,即調整播出系統的時鐘先快8秒,進入延時器后延時8秒,準時播報兼顧直播延時。缺點是未能集成到系統主界面,實現一鍵開關。
二是轉播節目的節目源切換問題,未能通過智慧廣電系統一次整合解決,例如直接通過流媒體信號或外接衛星節目源等,通過節目編排時實現。目前采用矩陣切換轉播央廣節目,節目銜接生硬難以實現無縫對接。
三是AI合成音頻的智能化程度需要深度學習,有些需要編輯和審聽二次制作,例如人名地名的播報,部分斷句和字詞的不同環境差別。
四是由于臺內播出系統未采用IP化,仍使用模擬信號傳輸,雖然具備了主備播出站,不能實現實時熱備份和信號在線監測,需要人工來操作。
五是網絡安全暫時未采用硬件網閘隔離,與原使用物理隔離的播出方式比,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可以把網閘隔離作為標配來推薦,實現軟硬件的雙重安全保護。
六.項目實施和系統切割
5G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智能音頻研究中心自主研發,人工智能編播系統和全天候廣播節目在濮陽綜合廣播試點應用。帶動濮陽新聞綜合廣播實現了新一輪智慧升級。調頻廣播FM92.0將突破大眾對傳統廣播的既定概念。
系統組建,系統試運行和切割。首先在備播間搭建硬件系統,5G智慧廣電工程師遠程安裝,培訓;試運行一個月,切割后和原永安博播出系統并行運行一個月,分別接入主調音臺,兩套系統均正常播出。后期則根據頻率節目規劃,由頻率自主 選擇。
七.發展前景
用戶方面,截止20年11月份,湖南省內84家縣域融媒體在用5G智慧電臺;內容建設堅持按照 “頭條工程,黨管黨控”原則;節目內容的授權方面與多個線上和各級廣播電臺達成協議,建立了針對音頻版權交易的交易庫;技術層面上,繼續推進開發更新版本功能。可以說一旦規模化現象形成,無論內容方面還是功能方面會進一步擴充和完善,此基礎上的合作也是一個逐步探索、適配的 過程。

圖6 系統構建、培訓、直播導播運行場景
八.結束語
2021年6月18日,河南濮陽5G智慧電臺FM92.0—濮陽綜合廣播正式上線播出。標志著項目的建成落地,成了中原地區第一個吃螃蟹的地市級電臺。
廣播技術的發展是不斷探索的過程,既有本身的規律,又受網絡普及和人們生活習慣大環境的影響,比如之前的CMMB、現在播出的CDR廣播,并未引起革命性的變化。下一步如果多數車企取消模擬收音機、普及網絡數字收音機,傳統廣播的模擬地面覆蓋也將面臨巨大挑戰,必將轉移主陣地,采用新的傳輸分發手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