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5G+8K超高清顯示應用的普及,國內LED顯示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LED顯示屏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遍地開花。而小間距LED憑借其無縫、輕薄、色域廣、一致性好等特點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在與LCD和DLP顯示產品的較量中,開啟了一輪市場洗牌。
如今,小間距LED也憑借其技術的先進性和便利性在商用顯示領域攻城略地,以三星、LG、TCL為代表的消費巨頭都在布局小間距LED市場,巨頭們的加入加快了小間距技術推向市場的速度和擴大了應用范圍。《2020中國商顯白皮書》指出,在全球疫情肆虐下,2020年前三季度,國內小間距 LED 實現逆勢增長,安裝面積達到20.1萬平米,同比增長41%,銷售額達到75.26億元,同比增長8.7%。預估全年銷售額將在100億以上。
千億級的商用顯示市場已經向小間距LED敞開了大門,不過從消費巨頭們的布局來看,他們的目標似乎不僅限在商用市場,市場規模更加龐大的民用市場可能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以三星為例,早在2018年,三星推出Onyx影院LED屏幕,并將配備了這款增強型屏幕的場館稱為“三星Onyx影院”。以三星為代表的的巨頭帶著LED技術進軍電影行業,掀起了影院爭奪戰。
“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
影院采用電影放映機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影院行業長期形成的固有盈利模式下,小間距LED進入影院是由哪些契機促成的呢?
“需求催生市場”, 視爵光旭市場經理范玉華首先說到。時代在發展的同時,消費需求也在升級,影院的觀眾在電影消費上也追尋更加不一樣的觀影體驗。目前來說,擁有3D大場面場景和臨場感的影片內容對觀眾更具有吸引力,而這些場景恰恰對顯示屏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觀眾的需求,對色彩畫面表現力更好的顯示技術自然會被市場青睞。
再者,LED顯示屏經過最近幾年的高速發展,技術不斷突破,產品也相對成熟,特別是COB技術的成熟應用,使小間距LED發光原理從點光源過渡到面光源,極大改善了觀眾近距離、室內觀看的舒適性。此外,聯建光電商務推廣部經理廖峰說到: “隨著LED技術的日趨成熟,行業供應鏈趨向穩定,產品價格相對逐年下降,可逐步過渡到部分影院的可接受范圍。”
當然,國家政策的指向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信號。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日前聯合印發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行動計劃》中,明確將按照"4K先行、兼顧8K"的總體技術路線,大力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和相關領域的應用,超高清顯示也將會是未來主流的發展方向。
因此,市場需求的存在、技術的成熟和價格的下降、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出,可以說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結合下,給LED顯示行業提供了一個進軍高端顯示市場的良好機遇。
為什么是小間距LED?
從亮度方面來看,所有投影系統都是基于光源漫反射,如果想要發揮出它的最佳效果,觀看環境必須像電影院那樣完全漆黑且墻面處理成深色無反光,再加上專業的校準,這樣才能發揮出投影機的最佳效果。而LED顯示屏采用自發光原理,每個像素都是獨立發光的,以進行像素級的亮度和顏色控制,亮度高于傳統投影設備10倍的峰值亮度(146fL)。“小間距LED超寬色域和超高色彩還原性使畫質效果完勝傳統投影機,”希達電子運營總監姬鳳強說到。
傳統電影放映機長期使用導致的亮度衰減也嚴重影響了觀看體驗,特別是在觀看3D電影,“而LED電影屏幕采用的是主動式3D,除了解決了亮度的問題還具有更好景深,可以完美的體現3D效果。”LG商用顯示北部渠道總監孫嶧講到。LED產品使用壽命也比投影機燈泡使用時長,以三星Onyx LED屏幕為例,正常情況下使用壽命長達10萬小時,同時便于維護,總體成本將會更低。
在目前追求為觀眾提供沉浸式體驗的大環境下,LED顯示屏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創意拼接成任意尺寸和形狀的顯示屏,如弧形顯示屏可以增加觀看時的沉浸式體驗。
除了LED產品本身,從影院角度來看,采用LED影院屏不需要放映間,不需要留光通路,可以讓影廳的場地設計更加有彈性,比如增加影廳座位數量,建設VIP包間,增加影城收益。

技術帶來的行業升級
小間距LED技術進入影院行業,給行業本身和消費者,以及電影制片方,都帶來了新升級。
對于影院行業,首先是在熒幕上的升級,同時相應的配套設備或系統也會進行升級,如音響環繞系統等,這無疑會加快影院行業的升級速度。再者,由于LED屏幕不受場燈光線的影響,賦予了影廳更多的功能,例如舉辦企業活動、賽事直播、游戲競技等活動,這樣可以增長影院除了票房以外的商業收入,也契合了新電影業態多功能的訴求。后者對于疫情后時代的影院行業來說,非常迫切。
對于消費者來講,顯示效果的升級,也有助于重新帶動消費者對電影大片的關注度,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影片的推廣進程。
對于電影制片行業來講,由于LED顯示可以將HDR以及裸眼3D技術帶入影院,對未來影片拍攝、制作手法的革新有激勵作用。目前xR影視拍攝技術已經在電影行業興起。xR“Extended Reality”是一個全新的技術概念集合,它包含了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以及混合現實(MR)等概念,將創作環境介于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中,并以多種組合方式進行融合,給創作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而LED屏幕在整個創作環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采用最新的LED+XR技術拍攝模式,影視拍攝現場無需采用實景、綠幕等傳統方式,演員在LED屏幕所構建的空間中進行表演,讓演員有了更加真實的感官表演環境。不僅如此,相對傳統的綠幕拍攝,再通過后期摳像合成后才能看到最終呈現效果的拍攝方式,xR影視拍攝技術可以讓導演直接在現場感受實時畫面,縮短了工作流程,更極大地減少了后期工作量,提高了生產效率。

如何抉擇?
前面列舉了那么多小間距LED進入影院行業的優勢,那是不是投影放映機在影院就沒有市場了呢?其實不然,雖然小間距LED技術相較投影放映技術有更多明顯的優勢,但是LED進入影院的門檻較高(特別是海外市場),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影院市場對于行業品牌要求/資質認證要求更高,對于中小廠商來講暫時拿不到“入場券”。而且LED影院屏相較顯示屏的技術門檻更高,造價自然也不低,對于在三四線城市或者一些小影院,不足以承擔LED影院屏的成本費用,傳統的投影放映技術仍是首選。因此,在短期內,二者是并存發展的。
但是在更遠的未來,小間距顯示技術將會是主流。視爵光旭市場經理范玉華說到:“預計在未來的5-10年,LED顯示屏會呈現總體價格下降的趨勢,可以更加容易匹配到高端影院,甚至兼容到中下端市場。屆時,小間距LED顯示屏的技術會越來越成熟。價格合適,同時又具備更好的顯示效果,小間距顯示屏在影院的應用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市場規模巨大,哪些企業在布局?
LED電影屏幕市場空間巨大,數據顯示全球電影屏幕數量超過20萬塊,如果全部采用LED電影屏幕,這個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的水平。巨大的市場空間,讓嗅到先機的龍頭企業爭先排兵布陣。
三星在18年正式推出三星Onyx影院LED屏幕后,在世界各地開始布局建設“三星Onyx影院”。目前,國內包括北京、上海、武漢、西安、深圳、鄭州、哈爾濱、淄博、重慶在內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都有三星Onyx影廳。相較傳統2K投影機幕布,Onyx影院LED具有10倍的峰值亮度(146fL)。 Onyx LED屏幕有寬10.3米×高5.4米,以及寬14米 ×高5.86米兩種規格,分辨率為4,096×2,160,正常情況下使用壽命長達10萬小時。
LG的Cinema LED產品最早在2019年通過了DCI認證上市,并于同年完成了臺灣秀泰影城項目。目前LG Cinema LED除了14米寬的規格,現正在進行10米和5米寬屏幕的研發,并預計會在2022年內上市。
視爵光旭在2020年就與四川洲宇建筑聯手,共同打造一個高端智能云家居家庭影院,建設全功能的家庭娛樂中心。項目中使用的LED顯示屏是視爵光旭旗下的啟明系列,分辨率高達3,840×2,160的4K顯示屏幕。
希達電子在今年也發布全球首款基于倒裝LED的偏振3D一體融合集成封裝影視級顯示產品,同時兼容2D/3D顯示,滿足DCI影視標準。
科倫特面對影院屏市場領域,針對小間距LED的特點和影院屏差異化,結合科倫特COLED高清晰、標準化會議一體機具有用戶級便捷安裝與維護等特點推出全新影院屏租賃模式。影院可以輕松通過租賃實現技術更新,確保設備一直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可免除一切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