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正在看《財富》和《滾石》等主流出版物上一些對技術不太了解的作者的文章,他們吹捧高清電視和沉浸式聲音的好處和樂趣。是時候了,娛樂行業已經確定了在一個先進的娛樂世界音頻和視頻的范圍,而硬件制造商們正在爭先弄清楚消費者想要什么,他們會掏多少錢。
在另一些出版物中,我看到對什么是沉浸式娛樂體驗的模糊而令人迷惑的解釋,一些企業和作者預測,沉浸式聲音和“頭顯電視”(Goggle TV)可能是電視制作的最后一個最后的待開發疆域。
但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人們嘗試過制作3D作品,但最終,圖像仍然是2K、4K和8K,只是同一個內容更大更好。令3D圖像呈現效果的方法是通過“眼鏡體驗”,可以說這將我們帶到了當前的元宇宙營銷炒作。很久以前就賣了我的這方面的股票。
未來一代的聲音不僅僅是更大更好,但顯然下一代音頻(NGA)是不同的。數字音頻通路為我們提供了更多聲道和更多控制。消費者可以將其帶寬用于3D沉浸式聲音或交互聲道或帶寬允許的任何組合。如果我想讓自己沉浸在團隊無線電閑聊中,或者完全不聽解說員的喋喋不休評論,可能性是無限的。但如果只是看新聞、棒球比賽或老電影呢?
主動或被動?
首先,考慮屏幕體驗是“主動參與”,如游戲和VR,還是“被動參與”,如傳統電視。我認為人們對廣播的未來是什么以及電視技術人員如何適應新的現實娛樂體驗存在一些困惑。下一代電視(NGT)將在幾個功能/特點上有所不同。例如,考慮那些提供現場活動直播的公司,如新聞和體育提供商,以及回放或流媒體點播內容的公司。
顯然,未來的娛樂、未來的音頻和未來的體驗只會發展,但要謹慎地做。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只能忍受有限的“眼鏡體驗”。只要有一點創造性思維,就會讓人想到一種新技術范式的可能性——DEVO“能量圓頂”帽,帽子內的播放裝置復制了一種“圓頂”的聲像體驗,讓佩戴者完全沉浸在其中。
什么是沉浸式聲音?
我們聽到了關于沉浸式聲音的宣傳,但是什么是沉浸式聲音呢?我認為沉浸式聲音是某一種“心緒”,以下是我的解釋說明。棒球占據每年162天的廣播時間。你如何用沉浸式聲音制作棒球節目?基本定義是增加聲音的高度。這只是增強了維度空間,但這是“真正的”沉浸式聲音嗎?
在2022年7月的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全明星賽上,福克斯體育臺的高級音頻工程師喬·卡朋特在裁判身上、內場球網上、外場墻上、話筒操作員、各壘中都安裝了話筒,只有他才知道其它地方還有話筒。但當現場解說員約翰·斯莫茨在比賽中實時指導投手時,喬•卡朋特把聲音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這是完全的娛樂沉浸式。

巧妙處理聲音不僅僅是增加更多的話筒。我從錄音棚到外場轉播,總是驚訝于鼓聲上花的時間之多,而花于現場解說話筒的聲音的時間之少。不管怎樣,世事總是緩慢變化的,但顯然,除非有人突破界限,否則什么都學不到或得到進步。
技術與聲學發展之間存在共生關系。通過數字音頻,你可以把更多的聲音打包成更小的包。無線話筒出現在不久前還無法到達的地方,我認為這些年來音頻已經贏得了一些尊重,尤其是在聲音匱乏的新冠疫情期間。在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被告知音頻只占節目的10%,而存在的問題占90%。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過去,音頻就像有一個五星級廚師為你提供聲音佳肴,而全明星賽是由喬·卡彭特和福克斯體育臺提供的盛宴。但音頻的未來是按菜單點菜:未來的音頻從業者不僅要提供可伸縮的混音——介于立體聲和完全沉浸式之間的任何聲音——而且還必須管理許多不同音頻組態的信號流和內容。向持權者、檔案庫和內通增添其它信號和分割信號,難怪許多音頻人員會因緊張而煩惱不安。
我期待2023年的電視。記住,這終究只是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