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十三朝盛世輝煌與千百年歷史風霜的洗禮為這里銘刻下了無數文化的印記。如今,西安作為一座重要的旅游城市坐擁91家A級旅游景區、132座博物館、1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2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22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赳赳大秦》
以文促旅、以旅興商,“家底雄厚”的西安城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將文化元素通過科技手段面向大眾游客做出了優質的內容傳遞。“長恨歌、千古情、駝鈴傳奇、無界長安……”他們無不訴寫著西安的風貌人情。而今,來自歷史浩蕩的回響再次震顫人心,在“千古一帝”的雄渾之音下,蒼涼與壯闊并存,《赳赳大秦》,歷史重現……

《赳赳大秦》的開端始于一次考古發掘,從那片寫有萬千兵馬俑中唯一存世至今的兵士姓名——“黑夫”的竹簡家書起,場中松下投影機的光影“裹挾著風沙”,將時空回溯到那片蒼涼的戰場……

前景舞臺的燈光凸顯故事主角,舞臺后方及前端兩側隱蔽安裝的松下投影機在毫不影響主視覺演出效果的同時,將戰場畫面延伸至舞臺后方及兩側墻壁,造就了渾然一體的“歷史實景”。

故事從“黑夫”開始,但始終不離“秦人”與“國家”。《赳赳大秦》的內容設定并非“以小見大”,從一開始觀眾們感受到的便是“統一方可見國泰民安”的宏大家國決心與情懷。在這樣的背景設定下,影像的場景營造能力不遑多讓。大面積虛擬布景完全打破次元壁,當觀眾聽到“秦國萬世之宮殿”時,誰又會想到那倒懸于天上的金殿竟真的在滾滾煙塵中浮現,古今時間線交會般的時刻,布置于場地中的松下投影機賦予場景“秦文書簡、兵馬壁畫”等多種內容意象,伴隨波瀾壯闊的音樂與緩緩推進的宮殿,一幅完整的史詩圖景呈現在眾人面前。

隨著演出的進行方才驚覺整個舞臺竟然是在機械滑軌的驅動下向前行進的。除固定安裝于觀眾席后方的投影機外,兩側墻壁中的投影機隨著舞臺的行進才一一嶄露頭角,如此設計不僅完美解決投影機隱蔽安裝的問題,更可針對不同幕演出的舞臺布景及氛圍做出預先的畫面融合規劃與色彩調校,確保每一幕演出絕佳的演繹效果。

一場詮釋史詩、締造史詩的演出,不僅需要給予觀眾感官上的震撼,更需要掀起內心情緒的波瀾。在“風蕭蕭兮”一幕,數位刺客竟然“威亞加身”從天而降于觀眾席間,而觀眾席與舞臺之間的地面也向下打開,顯露出“易水長河”。演員表演與舞臺造景的“物理震撼”先下一城。
而后影像發力,舞臺背景的城闕頓時火光沖天、殺聲四起,舞臺之上的演員們終歸是離觀眾很遠,然而背景巨幕上手持利刃的刺客手起刀落之間卻盡顯壓迫。一陣其疾如風的混亂場面過后,荊軻未能如約手刃秦王,然而這歷史早已注定的結局在舞臺上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呢?可當背景中殷紅如血的荊軻立像短暫凝滯后,土崩瓦解之時,滿場觀眾的情緒浪潮再起。一位驍勇之士的隕落,一位暴政君王的茍活?其事自有人評,但今夜的腥風血雨卻也成就了后世的太平。秦王曰:“厚葬荊軻!”掃滅六國,我大秦可存萬世,立華夏之名,還百姓安康!

歷史塵埃落定,大秦基業已成。當觀眾席緩緩向后褪去時,曾經過的一幕幕歷史接連亮起,隨后又褪去光彩。此刻安裝于場景中的4臺PT-SRQ50KC、22臺PT-SRZ34KC松下激光工程投影機也終于顯露全貌,在如墨的漆黑中如繁星映照著方才那一幕幕歷史的震撼。
在這一場持續90分鐘的宏大演出中,兩款松下投影機優秀的散熱性能與低噪音運行的能力確保整場劇目穩定的內容輸出與優質的觀看體驗,機內激光引擎的高色域范圍令投影畫面還原本真,在演出中無時無刻不展現著極強的視覺沖擊力、營造著真實的歷史氛圍。

一場《赳赳大秦》讓身為華夏兒女的我們在歷史的回響中感受到了血脈的共鳴。從黑夫一人的顛沛流離到其入秦后的“小家”,從秦王嬴政背負五代先王之遺愿,以戰止戰掃清六合,用將士血淚與世間罵名換來的“國家”……為營造好這一場情感豐滿的史詩大劇,松下影像功不可沒。在缺乏科技助力的傳統演藝舞臺上,演員的表演固然優秀,但同觀眾之間卻似有一層薄紗,難以傳遞真情實感。然而在影像、機械設備、氛圍燈光、煙霧等要素的組合下,一個被稱為“沉浸感”的詞匯瞬間拉近了觀眾與舞臺的距離,滿場華彩的影像時刻牢牢鎖住觀眾的眼與心,深入故事、敞開心扉、感受史詩。
注:由于演出現場禁止拍攝,文中《赳赳大秦》配圖均來自“赳赳大秦”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