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用力?嗯?轻一点原神宵宫,尿口扩张videos,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爆乳接种 ,荡公乱妇HD电影中文字幕


微博

QQ

數字視頻信號的監視與監測

2009-03-04 鄧向冬 江 寧 依馬獅廣電資訊網


    一.在數字化的過程中,信號和通道的概念不斷演變并已派生出許多新“品種”(如數字視頻信號,從構成到特性已經完全不同于模擬信號),因此其測量方法和手段也大相徑庭。而且數字視頻通道里傳送的內容已遠遠不止于圖像(即使是視、音頻信號,形態也與傳統信號迥然不同),因此監測的內容和方法必須多樣化。“眼圖”只不過是其中之一,可謂是徹底改變形態的代表。此外,像串行數字信號的格式檢查、誤碼檢測及處理(EDH),編碼、解碼器質量的檢驗,D/A、A/D變換過程中量化噪聲的測量等等也已都屬于“數字視頻測量”的范疇,而MPEG-2協議分析、傳輸碼流的參數檢查和節目時鐘基準(PCR)的測定等,也都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檢測內容。進而,出現了壓縮編碼信號打包和層的概念以及針對數字電視信號特點、錯誤對信號的影響,ETR101 290標準還特意將基帶錯誤劃分出優先級來……至此,似乎已無視頻信號的影子了。IP網絡帶給廣播電視行業的沖擊就更大了—已然不僅僅是控制信息的介入,數據流和基于文件的視頻內容質量的檢測都已提到了日程上來。
對于數字視頻的認識程度,決定了我們對其進行觀測的方法和水平。長期以來,對數字視頻的討論多數集中在眼圖、抖動等接口指標上。人們從感性的角度,來理解模擬與“0、1”的區別,很多人認為視頻進入了數字時代,只要眼圖好沒有誤碼,圖像質量就不會下降,甚至有人認為即使眼圖不好但只要沒有誤碼也可以。這些觀點在一定條件下是正確的,是人們從模擬系統轉到數字系統后最直觀的認識。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當模擬視頻系統演變為數字視頻系統時,更本質的變化在于原本相對封閉的視頻開始融入到數字信息技術領域,視頻系統開始借鑒并遵從數字信息系統的結構、層次、流程、規律,以及其他特性。因此可以說,信號波形的改變,引起了其他各方面的巨大變化。
    模擬視頻信號通過行、場結構的設計和通過色度副載波的幅度和相位,采用一個波形傳遞所有信息,在層次結構上耦合緊密,很難在層次接口上進行分割。大家熟知的一個GB 3174-1995《PAL制電視廣播技術規范》可以把系統從頭管到尾。而數字系統的設計者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信息技術的一些概念和理念。要全面地來認識數字視頻系統,最好的辦法就是借用系統層次模型進行說明,進而再進行分析。
    數字視頻測量的層次結構包括:物理層和傳輸層;數據鏈路層和協議層;網絡層和會話層(待究);表示層以及應用層等。
    現僅以應用層為例,作為討論的起點:
    對于數字視頻來說,應用層的測試內容可以分為:純客觀測試、圖像質量主觀評價的客觀化測試和主觀評價這三類。
    本篇主題“監視與監測”主要以客觀指標測試這一類為主。
1.傳統指標測試的意義和作用
    如果把數字視頻看作是個通道,承載的圖像內容是應用層的話,那么可以把經過數字通道以后的以下模擬指標歸入此類,例如:視頻幅度、幅頻特性、非線性失真、信雜比、K系數、時延、矢量幅度/相位誤差等。
    同時,測試者應該注意到如果此數字通道僅僅是個無任何處理的SDI簡單通道,根據數字域的基本特性,只要沒有誤碼,進去“0”,出來還是“0”,進去“1”,出來還是“1”,每一個碼字都完全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進行誤碼性能測試即可,如果對這樣的通道還去測試幅頻特性、非線性失真、信雜比等,就真的是鬧笑話了,是對數字電視原理的不了解。
    另一方面,在實際的系統中往往存在著一些處理和變換,其中間環節可能包括比特變換、數模/模數轉換、壓縮編解碼、色域變換等……各種各樣的信號處理過程。這些處理是完全可能帶來圖像質量下降的,如何衡量這些信號的損傷?歷經多年實踐檢驗的、傳統的測試項目還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為,用它可以方便、準確地發現問題。
2.視頻通道的AB分類
    為了全面的考察和評價,按照通道特性和測試要求的不同,我們可以將數字視頻通道分為以下A、B兩種類型:
    A類為不帶復雜視頻信號處理(如壓縮編解碼等)的通道,通常為演播室視頻通道、不含視頻服務器的播出通道等。這種類型的通道由于不經過壓縮編解碼等復雜視頻信號處理過程,通常圖像質量損傷微小或者無損傷。
    B類為帶復雜視頻信號處理(如壓縮編解碼、色域變換等)的通道,通常為網絡制作通道、硬盤播出通道、網絡制播通道等。這種類型的通道由于經過了壓縮編解碼或色域變換等處理,圖像質量損傷相對較大。
    對于A類,我們認為只要測試傳輸特性,確保沒有誤碼即可;而對于B類,應該測試視頻幅度、幅頻特性、非線性失真、信雜比等重要傳統指標。
下面舉三個例子:
    在一次高清系統測試中,高清信號經過了某高清錄像機后,信號幅頻特性測試顯示,亮度信號的帶寬不足10MHz,而高清標準規定的亮度取樣頻率為74.25MHz,標稱的亮度信號帶寬應為30MHz,明顯在該錄像機中使用了截止頻率小于10MHz的低通濾波器或者是進行了下變換(從1920到1024、1440或其他)再作上變換,使高清圖像的清晰度大打折扣。對于這些情況,傳統的幅頻特性是最為簡潔、有效的測試手段。
    在對國外某知名廠家的播出服務器測試中,給其送入靜態測試信號,如多波群、2T、五階梯等,都出現了Y和Pb分量正常,而Pr分量變形、不正常的現象。后來發現是軟件程序上存在Bug,檢查后進行了軟件升級。
    一次對多個廠家多種型號的機頂盒測試中,發現采用同樣芯片的三種機頂盒輸出圖像質量差別很大,后來在測試中發現:其中兩種機頂盒的視頻幅頻特性和視頻信雜比都不合格。
    對于這些數字電視系統,傳統的考核體系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很多問題。切不可認為使用數字電視系統,傳統的指標就沒有意義和用處了;當然也不可對數字系統的原理和特性視而不見,還僅僅測試原來的模擬指標。
3.測試信號——容易忽略的要點
    在對數字視頻通道的通道視頻特性進行測試時,有一點是必須注意的,即測試使用的測試信號應該是“合法”、“有效”的信號,特別是存在色域變換的系統,YUV到RGB、RGB到YUV的處理將使得五階梯等“非法”信號徹底變形,而這并不一定是被測系統不合格。[Page]
    這個問題在業界爭議已久,我們接到過很多電視臺的詢問,以及幾乎所有的非編廠商們都對用戶的不理解有所抱怨。
    對于一些使用了RGB域進行處理的非編等系統來說,由于攝像機的原始信號來自RGB域,雖然后來轉為YUV域輸出,但其自身是不會輸出超限信號的,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應該允許非編工作站的內部處理,因為它們確實不會對真實的視頻信號產生變形。當然轉換和處理的視頻質量損失,可以另外通過活動測試圖像序列等進行評價。
    所以在視頻通道測試時,如果發現輸出信號異常,應首先檢查是否是使用了不合法的信號。假如是合法信號,還存在異常,則是被測系統的問題了。
    由北京電視臺牽頭、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規劃院參與的《標準清晰度串行數字視頻通道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行業標準正在審批過程中,該標準正考慮對數字視頻通道的以上指標和測試方法進行規定。

    二.監視和監測是指運行過程中,時時關注、監看(包括巡檢和記錄)正在傳送的信號及系統質量如何、各地監測臺、總控傳送室、發射機房等關鍵部位客觀指標如何。它們一般都有專用儀器或收錄系統,對日常運行情況進行自動監測。監測內容包括壓縮后的碼流、解碼后的基帶信號(眼圖)乃至D/A變換后的視、音頻信號(抽取圖像監看、任選聲音監聽),并進行連續的記錄,以備需要時再調用、查詢。
    顯然,時至今日自動監測已經成為主流,數字電視信號的監測已構成系統。以數字電視信號采集卡為硬件基礎,將分布在各地的測量儀器數據通過網絡傳回基地。
    如今,各測量儀器生產商也加強了這方面的開發,如利達公司的FS3019就是一款HD-SDI信號監視系統,它能通過局域網將設置在各處的HD/SD-SDI多功能波形監視器(如LV5800、LV5700A、LV7700等),可以實時監測HD/SD-SDI信號錯誤、監測圖像/音頻狀態的用LT292線路監測儀連接起來(Tekronix公司也有類似產品)。該系統目前最多可以連接50臺儀器。
監視的意思是從旁嚴密注視、觀察。多用在視頻領域,主要是指:用圖像監視器看圖像、利用波形監視器看波形。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判斷質量。如今,播出機房的頻道數越來越多、監測臺動輒要監測上百套節目、屏幕越來越大(投影屏分割多畫面),完全靠值班人員用眼盯畫面,用耳聽聲音來監視節目質量已經不可能了。所以,監視的含義正在逐漸演變成“挑著看”或稱之為重點巡檢(循監)和全部自動記錄(備查)。當然,制作部門編輯機房的監視器是不可缺少的,甚至都是一對一地工作著。
    常用的廣播級圖像監視器品牌已然不勝枚舉。這里僅將較為著名的幾家公司產品羅列一下,并非商業宣傳,肯定是掛一漏萬敬請原諒。
SONY
    SONY在2007年推出新一代廣播級主控液晶監視器23英寸的BVM-L230基礎上,又基于TRIMASTER技術,再次研發出全新的17英寸廣播級主控液晶監視器BVM-L17和BVM-L230。
BVM-L230是一款專門為專業技術監看用的、適合于廣播電視領域的高級別的監視器。它具有1920×1200像素的物理分辨率,10比特面板驅動,可再現1024級灰度,遠高于普通監視器的8比特256級灰度。先進的高精度WCG-CCFL背光系統和BVM-L系列相同的12比特高端顯示引擎,提供極高質量的I/P轉換算法,獨有的彩色反饋穩定系統和非線性三維轉換色彩管理可重現準確、穩定的色溫,精確地還原符合廣播級標準的色域-ITU-R BT.709,EBU和SMPTE-C。此外,黑幀插入模式可降低運動圖像的拖尾;獨特的隔行掃描模式真實、準確地再現隔行信號;雙畫面顯示、局部放大和靜幀撲捉等高端監視功能一應俱全。
Panasonnic
    Panasonnic在原有BT-系列基礎上推出了新型號BT-LH2250MC和BT-LH1760MC。
    BT-LH1760MC使用了高達120Hz/100Hz的高頻率驅動系統,10比特的畫面處理系統,保證了圖像的每一個細節及極大的動態范圍。標配的WFM、矢量、像素到像素等的多種功能,使得1760無需額外的專業檢測裝置,隨時可以監視畫面的亮度和色匹配狀況。此外,3D-LUT功能可以精確地還原顏色,提高了1760在高端制作的應用。26寸的大尺寸監視器,再配置像素到像素的特性使得用戶可以確認畫面的每一個角落質量。支持高、標清多格式,可以應用在演播室、轉播車外拍環境;集波形監視器、電影伽瑪、紅艷聚焦等多種功能于一身。保證了用戶對畫面亮度及色度的把握。
JVC
    JVC  DT-V9L1D采用9英寸matrix TFT高性能液晶顯示面板;15:9顯示比例,800×480分辨率;有170度的可視面積;支持16.2百萬色彩的重現。支持高、標清多種視頻格式(均帶有嵌入音頻)使用鍍金的HD/SD-SDI自適應接口;裝備了8位實時處理器、獨立的狀態顯示區、各種視頻制作功能;易于操作的前面板控制、提供耐用的傾斜度和高度可調的支架;加上易操作的AC/DC轉換和輔助聚焦功能,十分便于攜帶使用。
    DT-V24L3D為24英寸廣播級全新的高清專業監視器,能夠為專業人士提供必須的特殊功能,可操控性,兼容性和靈活性。1920×1200像素、10位處理器、帶HDCP端口的DVI-D、獨有的JVC圖像處理技術(消除數字處理過程中出現的斜角鋸齒現象、馬賽克噪波、外形糾正和使像素延遲最小);使用高性能液晶面板;色溫可設置;I/P模式可在播放電影時提供NORMAL(基于畫面)、FIELD(基于色域)和電影院模式;色域相當于EBU100%可嚴格按照ITU標準來精確地重現色彩從而確保重現的色彩與原始顏色一樣;出廠前的伽瑪校正確保了精確的灰度特性;1:1像素掃描有利于逐像素顯示;16:10的面板可以利用上面一條空間顯示狀態信息,不損失圖像元素。

Panasonnic BVM-L230

視聽科技視頻號 廣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