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
- 視頻會議
從2G網絡時代開始,跨越了3G、4G,視頻會議行業走過了幾十年。
作為曾經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行業,多年來始終不溫不火,整體表現差強人意。
十年前,就連通信巨頭思科都曾雄心勃勃宣告進入視頻會議領域,并計劃在幾年之內,讓視頻網真成為桌面辦公系統的主流設備,最后卻以失敗告終。
數年間,經歷了幾代網絡的更迭,無數玩家洗牌,視頻會議為什么一直不溫不火?視頻會議本是每個企業和辦公用戶的剛性需求,為何用戶接納度始終在低位徘徊呢?是技術不成熟,還是用戶太挑剔,還是真的生不逢時?
“雖然視頻會議已經有了多年的市場應用,但人們對視頻會議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數十年前的基于本地化、局域網的錄播或錄制設備的印象上,卡頓、延遲、視頻畫面不清晰,甚至音視頻信號不同步等現象。” 廣州市唯圖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經理羅燕輝一語道 出了大眾對視頻會議的傳統印象。
而實際上,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技術上視頻會議并不存在大的障礙,現今,我們不乏看到許多視頻會議廠商已經推出了CDN網絡加速與建立賬戶形
式進行互通,甚至有的廠商已經將應用打通到了會議平板等終端,推進視頻會議視窗的最大難關,在當前形勢下已經不是什么難題。從傳統的視頻解碼到H.264,H.265硬解碼,各種技術手段都在無限制地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會議環境。
視頻會議面臨的關鍵問題并非在技術上。
既然并不存在大的技術障礙,視頻會議又是用戶的剛性需求,為何市場還是不那么主動接納呢?
成本,成本,還是成本。
克萊默(KRAMER)中國區技術總監崔鵬開門見山地指出——成本才是阻礙視頻會議發展的首要障礙。傳統的視頻會議采用的是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價格昂貴,除了比較昂貴的視頻會議終端等基
礎硬件外,如果用戶需要進行多點視頻會議,則可能還需要更加昂貴的MCU設備。巨額的投資為用戶帶來了巨大的預算負擔,用戶通常只會選擇少量的會議室進行安裝。
ASV與真云CEO梁立業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他分析,從硬件投資上看,傳統視頻會議系統(指硬件終端+MCU方案),整體的造價還是很高的,根據會議室面積最小的也要3萬元,大的都要十幾萬甚至更高,雖然近幾年的成本已經大幅下降了,但仍然是一些小型企業不能接受的。
“傳統視頻會議部署投入巨大,而且是一項長期投資,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擴容是在所難免的,但用戶需求擴容系統時,需要再次花高價購買硬件設備回來進行部署,而且原有的設備可能還需要進行升級。”上海音珀(EPOS)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陶海東補充道。
而且,傳統視頻會議對運行環境要求較高,不僅要求本地網絡傳輸效果要好,同時還將溝通限制在會議室與會議室之間,缺少靈活性。不僅如此,傳統的視頻會議系統由于人員和技術水平有限,在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不能及時解決,造成拖沓,影響用戶使用體驗。
梁立業說道:視頻會議的管理人才不足,這是一個普遍性,不是每一個IT工程師都能很好的管理好視頻會議系統的。很多時候,大家都被社交軟件的視頻聊天誤導了,認為就是一個簡單的視頻溝通,怎么可能一個專業的IT工程師會管理不好呢?
但事實確實如此,因為一套專業的視頻會議系統給使用者呈現的是視頻溝通(體驗),但是后臺確實有很多工作要做,涉及的領域也非常廣,不僅有視頻會議系統本身的會管和會控,還要懂得如何處理因網絡故障、系統故障、安全、流量控制等導致的無音視頻或卡頓等故障的出現,可以說,任何一次好的視頻會議體驗的背后不僅要有一套好的視頻系統更要有一個能很好管理這套系統的管理員。而這也是目前視頻會議應用的短板。
成本昂貴,使用復雜,投資回報差,這些都是傳統視頻會議發展的瓶頸。同時,傳統視頻會議無法跟上用戶節奏與時俱進,是其難以普及的另一原因。
這些年用戶的會議習慣在快速改變,以前,我們認為開會就是坐在會議室聽領導發言,記錄內容,這個時代已經遠去了,現在,與會者之間的交互、討論、共享才是一場會議的真正精髓。而傳統視頻會議和用戶現在手不離身的移動終端(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打通困難,移動端無法隨時隨地方便地進入會議,無法進行會議的投屏分享,互動簡單,不能滿足用戶協作的需求。
上海寰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曄表示:可視化是如今會議協作的核心要素,而面對傳統會議系統,用戶只能使用準備好的簡報和材料進行決策,企業其它可視化系統的實時信息,比如監控、后臺大數據等,卻難以打通到會議中使用,這大大降低了可視化信息的利用率,傳統視頻會議在增加企業成本的同時,沒有實現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成本、功能、使用體驗,這些因素都制約了視頻會議的發展。
既不能滿足用戶需求,還需要高額投入,用戶最終選擇了用“腳”投票。
而站在行業的高度,視頻會議行業一直未能做到行業標準化,這才是問題的關鍵。NEC顯示產品銷售支援本部產品技術部副總經理崔永新說道,在2020年之前,各路品牌的視頻會議系統眾多,但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標桿”作為行業的風向標和模仿對象,各家有各家之長,但是很難普及到上億級的體量。這里面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就是各個品牌均站在自身設備和自身技術特長,自身專業領域的基礎上做產品,在跨平臺跨系統方面做得不夠好。
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居家辦公需求瞬間爆發,Zoom,騰訊會議等互聯網為特征的視頻會議系統大放光彩,可兼容設備廣,算法先進,界面簡單易用,讓用戶規模呈現指數型增長,樹立了行業標桿,互聯網巨頭們在短短數月內達到的成就遠遠超越了傳統視頻會議廠商過去數年的努力,視頻會議需求實現了一輪真正的被上億用戶采用的爆發式增長,傳統視頻會議廠商在過去幾十年的努力,一度被生而逢時的互聯網平臺巨頭們收割。
或許,對于傳統視頻會議廠商來說,留給他們單打獨斗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何與大流量的平臺合作求取共贏或許才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