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AV業界迎來了資本并購最為頻繁的時期,各個產品領域出現的龍頭企業被收購的案例不勝枚舉。而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一些早已在行業久負盛譽的品牌被大鱷吞掉。僅在2015年,就有視頻墻老品牌PLANAR被跨行業的利亞德收購,拼接處理領頭羊杰顯通被富可視并購等。
利亞德上市以來,并購已經成為其拓展業務的主要戰略方式,短短三年中就完成了五項境內并購,完善了公司在小間距LED,LED顯示屏以及文化教育傳媒等幾大業務板塊,而收購PLANAR為自身全球化業務布局拉開序幕,整合了PLANAR在全球其他地區的渠道優勢,提高了海外渠道組建效率,當然,這個案例也為視頻業界為數不多的國產品牌收購國外品牌提供了借鑒意義。
富可視收購杰顯通則是希望充分利用后者在控制室和會議室的協同技術,將其整合的自己的企業級解決方案中,成為一站式服務提供商。收購之后,杰顯通成為富可視旗下的控制室和企業級協同工作解決方案產品之一。此外,還有之前的哈曼收購AMX,臺達收購Digital projection ,巴可收購Projectiondesign 也曾在業界掀起了輿論熱議。
AV行業進入如此密集頻繁的收購期,是行業資源優勢整合的結果,也有跨行業資本運作的因素。盡管這些并購案目的各不同,但結果似乎都無二:產品技術單一化的企業最終淪為別人的盤中餐,用時下流行的高尚語言來講,行業進入整體解決方案時代。用更簡單粗暴的語言來講,AV業界的資本寡頭時代正在走來。就連萬科這樣的企業都不能幸免于難,2016,誰將是下一個被收購的對象?